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中美互征關稅成為“新常態”?] [路透社] [2019-10-14] [打印本頁]

作者: a-silver    時間: 2019-10-16 06:51 AM     標題: [中美互征關稅成為“新常態”?] [路透社] [2019-10-14]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是“迄今為止最偉大且規模最大的協定”,即便一切都沒有落實到書面上,而且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大多仍未改變。

在特朗普稱讚中國同意購買多達500億美元農產品的同時,他仍準備維持對數千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的關稅,引發對關稅將成為“新常態”的疑慮。

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已長達15個月,隨著中國買家的消失,美國農戶不得不放任地裡的農作物腐爛,估計貿易戰給全球經濟造成了8,500億美元的損失,這相當於瑞士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白宮記者會幾乎沒有公佈協定的具體細節,中國的正式聲明更是黯淡---聲明暗示,中國官員認為他們實際上根本沒達成一致。

瞭解最近這次協商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最初引發貿易戰的問題,即美國對中國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的核心訴求仍未解決,這包括中國強迫外國企業轉讓技術作為在中國經營業務的代價,對國有企業實行不公平補貼,助燃了全球市場產能過剩。
美國財政部前國際事務次長希茨(D. Nathan Sheets)表示,美國並不認為“在這些問題上可以有彈性或任何讓步”。

“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如果這就是重點,我們真的要對中國無休止地大幅加征關稅嗎?”希茨說。他目前擔任資產管理公司PGIM Fixed Income的首席經濟分析師。

貿易專家和中國市場分析師認為,在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中旬會晤前,中美兩國很可能無法就細節問題達成一致。即便可以達成,中國也不是那麼願意為難度更高的“第二階段”磋商作出必要的讓步,反而寧願忍受美國的高額關稅。
2009年,當時在PIMCO任職的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用“新常態”一詞形容金融危機後全球低增長和低利率的格局。

10年後,“新常態”可能構建這樣一種格局:美國無限期地對中國絕大多數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中國對多數美國商品也課以重稅--這給全球經濟帶來持續拖累,北京方面的行為也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商務與政治經濟研究課題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週五的貿易休兵“只是把棘手問題後推,這目前對雙方來說就足夠了。”他表示,最終“特朗普政府可能完全沒轍,而中國企業也不會受到束縛。”
貿易戰開始之前,全球經濟前景一片光明。2017年底時,特朗普政府正要頒佈旨在積極促進企業投資並提振美國經濟增長的廣泛減稅;歐洲已擺脫危機後的低迷;中國經濟正在放緩但亦展現其韌性。
“全球經濟活動回升勢頭正在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7年10月寫道,並預測全球2018年經濟增長率可達3.7%。

自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已對價值逾1,100億美元的美國輸華商品加征關稅,範圍涵蓋到除商用飛機外的幾乎大部分商品。美國則已針對每年價值約5,500億美元中約3,7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
IMF新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本月警告,貿易衝突使全球經濟陷入“同步放緩”,其累積效應可能意味著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減少7,000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貿易緊張局勢造成的不確定性嚴重削弱了企業投資並傷害市場。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也做出了類似的預測,將其對全球GDP的預估下調了1%或8,500億美元。

歐盟9月6日公佈,歐元區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長減半,因德國經濟萎縮且貿易放緩。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白宮記者會剛開完後就撰寫的一份報告中稱,特朗普宣佈的協定僅會將貿易問題對全球GDP構成的拖累減少0.1%。中美就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達成一致後,美方暫緩實施原本在10月15日生效的上調對華關稅舉措。
“通過保留其他所有已加征關稅,(特朗普政府)可以說他們對中國很強硬,他們不會讓步,”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經濟專家David Dollar說。

“進一步磋商和中國進一步開放的可能性看來不是很大。”(完)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47.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